【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
老人家動手修剪花草,訓練雙手靈敏,以免老化、手不靈活。
圖/園藝治療師黃盛璘提供
|
|
失智老人拈花惹草,注意力更集中,人際互動變好。多項研究發現,老人接受園藝治療,學習播種、移盆、收成等課程後,體能及手指靈敏度更好,且較不憂鬱。
因應全球高齡化,亞東醫院昨天舉行園藝療法國際研討會,會中發表多篇園藝療法與高齡照護研究。一項針對六十五至九十五歲、一百一十三位台中社區老人關懷據點的老人研究,控制年齡、性別、婚姻狀況等條件後,將意識清楚的老人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實驗組接受每周兩小時的認識種子、水耕、壓花等治療性園藝活動,對照組則無,十二周後兩組身體狀況出現顯著差異。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護理師丁于倩說,接受園藝治療的老人下肢肌力、心肺耐力、手指抓握精細度、走路步態穩定及身體敏捷性均大幅改善,且憂鬱程度降低,自我感受社會及家人支持增加,對人生未來感到希望。但無園藝治療組則無變化,顯示治療性園藝活動有助老人身心健康。
園藝治療不只對健康長者有效,失智症患者也有幫助。台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護理師鍾青芸針對十七名七十五歲至九十四歲的輕、中度失智症長者,提供每周兩
小時、連續十二周的園藝治療課程,分別於活動開始與結束,測量他們的智能、日常功能及人際互動情形。結果發現,接受園藝治療後,他們的注意力較集中,人際
交往、活動能力、課程參與及投入心情變好,均較未治療者顯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園藝治療也能改善失智照顧家屬的心理健康。失智症長者情況變好,照顧者負擔減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