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E7/人間副刊 2007/02/26
《我們的里山 3之1》遙望風水林
【劉克襄/文】
慢食、樂活、有機耕作……,講求自然純樸的生活方式、生命情境,晚近似乎成為許多人摒棄忙碌的都會作息,走進鄉野部落的憑藉理念及路徑,也是不少地方鄉 鎮致力於社區改造的目標。這等尋找新桃花源的風氣,不斷地被探索、實踐,背後隱含著什麼樣的時代意義?又有無成功的可能?本刊特別推出「我們的『里山』」 專輯,述說此一自然美學的價值。今天首推劉克襄報導日本里山意識的蔚成風氣,以及中國嶺南風水林生態的深度意涵。明天還有作家凌拂,近年來尋覓新家園的經 驗,以及後天阮慶岳從建築的人文思維,熱情回應里山理念的感觸。──編者
前年,日本有一部自然生態記錄片播放,探討當地傳統里山的意義,還有這種自然環境帶來的生活價值,結果引發了日本社會各界的深思。
去年仲夏時,這部記錄片轉移到台灣的公共電視放映,同樣地,激發了不少關心自然的人士共鳴。究其因,或許複雜,但從長年生態保育運動的角度回顧,大抵看 得出,這幾十年來,台灣自然環境的破壞始終未見改善,政府又漠視環保政策。關心者在抗爭無力之餘,不免唏噓,無奈地,退而尋求個人生活質地的改造。樂活、 慢食、有機田園等尋求淨土和淨身的意念,近幾年蓬勃興起,皆可歸納於此一社會背景。
日本里山生活環境的被發掘,且透過它長遠存在的價值,對不少台灣喜愛自然的人,便有他山之石的攻錯可能。但何謂里山,記錄片畫面所能呈現的內涵,不免囿於影像的浮光掠影。此一理念的深層思維,恐怕還得透過精準文字的反覆論述,以及具體實踐,方能更清楚的釐清。
亦生活亦自然
里山之意,或者接近了,過去中國傳統知識份子追求的,南山的悠然望見。惟南山的意境,難免有想像和心志的寄託。里山卻非天馬行空勾勒的夢土,而是一具體存在的地理環境。
里山,羅馬拼音為satoyama。sato乃里,泛指人類居住的地方。再加上yama的山意,里山便有一個極為明確的土地定義。那是不止明確存有,接近人類居住環境的地帶,更是廣泛普遍存在於早年,某一農村旁邊的山林。
再實際演繹,此一里山乃提供里民薪材、蔬果的小山或丘陵。這個環境和村落居民的經濟生活關係密切。它是一處被人類使用了好幾世紀,始終維持人類與野生動物共同生活,保持某一局部自然環境穩定、和諧的地方。
更淺白細述吧!里山指的便是人們耕種水田周遭的山野環境,或自那兒引用水源,築水圳灌溉稻田,或就地取材,在山林搭蓋工寮、興建一炭窯,或偶而進去撿拾薪材,採摘藥草和野菜等等。人類的出現,細小而溫和,不會造成太大的非自然變動。
那兒是鄉野的薪材林。人類和它保持一個密切的輕微互動,盡量不干擾,破壞它。這地方甚至擁有一古老的神性。類似福德正神的稻荷神社,看護著產業,也守望 著森林。此等小廟隱隱暗示了,生命間的相互尊重,遵循共生的完美平衡,而不是提供人類無止境的剝削、掠奪。我們看日本導演宮崎駿的動畫片「龍貓」,其背景 大抵也是一個里山的環境。
里山並不是由參天大樹組成的原始森林,座落於國家公園。而是通過人為管理、自我約束,小心保留下來的雜木林,同時包括了周圍的水田和旱田等景觀要素組合而成。
這一美好生活的風景,泛指著山林本身,以及環繞周遭的田野、農家和水田等環境。它更隱含著,在平素生活過程中,人們離不開林子,林子也透過農家的緩衝,和鄉鎮保持允當距離。此一傳統的半自然文化環境,若被使用時,並未根本改變原先的結構,而是繼續保持半自然狀態。
里山生活概念的再被重視,甚且包含了,定義的逐漸擴充。不斷透過人文思潮的辯論,形成一種自然美學的論述。進而建構了,更大情境的社會生活價值。
在台灣山區漫遊時,我始終想尋找類似里山內涵的鄉野環境。無奈乎,台灣的生活視野尚不及此,對自然環境的需求又有落差,並不容易找到允當的對照。更質言之,台灣農耕的歷史不過二三百年,鄉野的人文內容,縱有自然倫理的雛型,還是難以形成豐厚綿密的生活論述。
香港的鄉野旅行
暮秋時,在香港的鄉野旅行,我卻意外撞見風水林生態的殘存。透過歷史悠遠的農村傳統生活,人們在這塊蒼老的大地,或許已養成深厚的自然生活內涵,足以做為另一種南方生態美學,呼應日本里山的傳統情境。
風水林的存在,大抵和早年村落的居住有著密切的關係。當地人以為,一塊擁有絕佳風水的森林,必須保護,不得恣意拓墾。若是隨便開發,壞了風水,村子會遭 到噩運。這悲劇包括了既有環境的破壞,進而牽涉到村人生活文化的不幸改變。保存一個風水林的完整,不止是讓近鄰的森林可以永續存活。反之,完整的森林也在 保護村人的永續居住。
這種傳統風水林意識,或許帶著神祕的自然主義經驗,彷彿非現今自然科學可以理解。但晚近從當代生態學的角度評量,其實是個相當具有生態覺醒意識的成熟環境。
比如,風水林是一座林牆,能夠緩和颱風的吹襲。若發生山泥傾瀉,也能阻擋土石流的沖擊。茂密的闊葉樹林又具有隔火功能,減緩山火的蔓延。森林更能涵養地下水,進而提供生生不息的飲用和灌溉水源。
風水林又像一座大型溫度調節機,具有改變微區域氣候的效用。酷暑之日,遮擋猛烈的陽光,降低村落的溫度。冬季時,阻隔了乾寒的北風侵襲,改善居住環境。
當然,風水林也是村民生活利用的重要資源,在林地外圍,不難發現一些具有產業價值的樹木,諸如龍眼、黃皮、香蕉、蒲桃、番石榴等果樹,這些都是村民適量種植的。除了果樹和薪材,森林還提供各種豐富的藥草,幾乎村里的老人都識得,摘採為平常飲用和養身的食材。
香港有哪些代表性的風水林呢?隨手想到的便有新界山巒的荔枝窩、上禾坑;西貢郊野的荔枝莊、黃竹洋;馬鞍山一帶的梅子林、茅坪新屋。更靠近鬧區,諸如大埔的鳳園、城門,以及林村的大庵、社山村等也是好例子。
地狹人稠的香港,仍有如此美好福地,真教人開懷。其實,從嶺南以降,就是風水林的大本營,只可惜我尚無緣走訪,就不知晚近一世紀以來,丘陵之風水林是否如香港的完整。
美麗的想像
若從自然保育的觀點,恐怕更為精彩。風水林是原生低海拔闊葉樹林的殘餘部分,有些面積或許不大,但仍有助於保留鄉野地貌,同時提供物種棲息。特別是因鄉 野受到大面積破壞,日漸罕見的低地樹種。在風水林中保存下來的物種,無疑地,成為附近的基因庫,提供自然演替及更生的來源。
再從科學研究角度而言,生物多樣性興起的年代,人類和自然環境如何平和共處,物種豐富的風水林正是重要的例證。完整的風水林蘊藏了無可估量的價值,無疑是鄉野最好的植物博物館,自然公園。
風水林的維護,絕非早年既有的自然環境意識,更大的關鍵在漢人的傳統信仰,以及遵循自然法則的信念。這種山水地理,遂意外地成為重要的微區域保護森林的案例。它的生態內涵媲美里山,甚而擁有更大的現代性,以及實踐可能。
你不免會好奇,里山風水林,台灣似乎不曾成熟地存在過,又如何期待呢?這個答案,轉個彎,或許更能準確地回答。
茲舉一個特殊的實例。眾所皆知,澎湖地勢低平,海風強大,幾無森林。最高的樹超不出二樓,當地人卻嚐試在馬公市北邊造林,期待一座里山、風水林的誕生。
十幾年來,那兒逐漸蔚出一片幼林地。或許樹種不多,濃郁度尚青,放諸台灣恐不及一片次生林的茂密,但這樣艱苦維護的林子,已然形成微氣候的環境。夏天時 總比市區涼爽,低個一二度。以前下方的水庫缺水,需要台灣運補支援,現在水庫常保持盈滿。顯見這樣一座小森林才長這麼大,短短的時間就展現它的功能。若放 長遠想像,百年後,這座森林會是何等生命呢?
澎湖最高的位置,四十八公尺的拱北山。我站在那裡,充滿了美麗的想像。一個從未有過森林的荒島,如今可以無中生有,蓋出一座里山或風水林的雛樣。遙望台灣,對那些城市旁的山山水水,我更浮昇快樂的夢想。
中國時報 E7/人間副刊 2007/02/27
《我們的里山 3之2》野地中的蓬勃寓所
【凌拂】
雨裡回家,一進巷子,巷裡兩家餐堂,大紅燈籠挑得火熾,夜正方興未艾。雨水刷刷撲落的地面,也閃著紅光,想必我的臉上也輝映著奇異的燈火。要嘛太早、要 嘛太晚,八點三十分,我竟彷彿從不曾在這個時間走過我居住的巷子,尤其又是夜雨的冬天。往常進出竟從沒發現燈火照得如此奇異,辦喜事似的,巷裡大紅燈籠高 高張起,但是襯著溼雨的暗夜,泛紅閃動的火光,艷魅裡又多麼像幽冥路上轉照的一盞鬼火,以至於我初次發現,都會裡的暗夜,這條巷子,某些時候繁囂它也與鬼 魅同在。
之前,我住和平東路,大安森林公園邊的第一進巷裡,越夜越聽得城市裡呼嘯來去的車聲,不必出門,瘋狂飛影便彷彿時刻都在眼前。書田 醫院就在近邊,救護車的哀嘶椎心一般,它揪著人由遠而近,由近而遠,幾乎夜夜速寫著人世的無常。而另一方是教會,每逢放假則必有主日活動,慶典似的,安息 日的早上我常在鑼鼓喧囂,激烈、高分貝的節奏與嘶吼中醒來。上帝說什麼俗事也不做的日子,我躺在床上感受全身每一個細胞的震盪,隨著空氣而來的聲波,我確 定我每一個活著的細胞從來沒有如此一致的奮力過。
表現如此亢奮的地方,表現喜樂也表現安寂。我有時走過,教會裡紅花結綵,滿是殷紅的玫瑰, 它禮拜為結婚的新人;有時素面花環,白冷至極,同一個地方,它禮拜為安息的主內弟兄姊妹。至心俯首走過,我沒有喜也沒有悲,但是引我讚嘆,人生現場必得透 達而得究竟,這是我的學習。車水馬龍,來來去去從不間斷的人潮,從醫院到教會,小小的一個區塊,其間還飄盪著咖啡香,那是混著甜點的怡客以及散著濃濃焦糖 氣息的星巴克,小玻璃櫃裡蛋糕、巧克力、水果沙拉,都市裡的富麗養得人眼醉心迷。此外靈糧書房、小狗醫院,從生到死,大喜、大悲、小小的愉悅、哀傷與平 淡,過日子,一個轉角方圓之地什麼都有了。
都市行旅,離開再離開
別小看這個宇宙萬象虛空的一角,一回我去澎湖,坐著飛機從空中看它,倚著大安森林公園邊緣,竟是個再清楚不過的坐標。凌空俯瞰,那個可歌可泣的芝麻小區,聖靈取得有方,皮囊修護有方,載歌載舞,悲欣交集,從空中也可以清晰辨識,離開山林以後,那是我日日出沒的地方。
一再的離開再離開,這是我的都市行旅。
做了都市遊牧族,而且越行越近塵囂市心,是我始所未料,當然我享受它一切的便捷,面對市聲繁囂,也必得在已然接受中,方能從容解讀它的另樣風致。在都市 裡遊牧而居,一樣深居簡出,至不濟時了不起就是拔營,隨緣隨性,何嘗不是一種滋養。生命宿世累劫以來,定得住那一處呢?我只可惜自己不夠做雲水僧的資格, 否則樹下一宵,且一不二宿,連隔夜的溫熱也不貪著,那將斷掉多少塵沙無明,而我至今還會期待自己能安住一個理想的寓所。從海邊、鄉村、深山到都市,多年來 移居、移居,拋離、拋離,進入城市之後,慢慢接受和理解這個周匝,學著隨遇而安,面對空間無非是習慣了。少了豐沃富庶自由蓬發的野林,在城市中潛隱,我還 有的密藏,就是無論遊牧到那裡,埋鍋造飯,我都能先密密的把自己掩在綠林之中。於是,街道是大河兩岸,依循心中渴望的方式生活,又得兼顧現實,這個時空, 過日子必得發揮一些想像。我的陽台上即使再窄小,我也能把它種得像個熱帶雨林,各種綠色植物,間隙爬滿蔓籐,那是我的藩籬,讓綠色妖魔的鬼髮杜絕無景的外 圍。
行旅至今,所求漸縮,我的都市空間越來越斑斕在心中,這得從我更早先的寓居說起。
那時我住市廛南區,好生經營一個庭園水 意、花木扶疏的地方,一方園圃有天有地,卻因人禍只得捨離,住得一點也不開心。有道是千金購屋,相鄰上下可難修得。那時節我抬起頭來,頂上就是枷鎖。樓上 一戶人家丁口興旺,內孫外孫一群孩子大大小小全寄阿媽家,戰神似的都帶了武器,成天撞得樓板乒呯作響。在上的都叫天堂嗎?受到重力牽制的扣鎖,濁者下沉, 我成了獻祭。孩子都是鐵甲超人,找不到破解魔咒的方法,我只得折翼。步出斗室我疲倦極了。簷上一群麻雀排排站,這些都市生物安然的眼神還勝過我。居所適意 不僅只是大環境,可還要有小空間,誰知我如何惹得這些雜瑣,有端無端的業啊!
走踏仙跡岩
這以後我總游離戶外,仙跡岩雖是都市 小丘,稱不得山系,好歹也是次生野林;鄰里範圍沒魚蝦也好,伸入城中的綠指頭,算是饒可療飢吧。踏走居家的小林,就在近邊,何嘗不是一種幸福。這樣的小丘 台北小盆地四圍到處都是,對城市而言算是天惠,就算某些不習慣山林,對野地充滿恐懼的人來說,其中有步道,有路標,有亭台,走起來是夠安全了。
然而,走一趟它反映出這個城市對大地的無明。
走著走著,某一處步道上覆蓋的是某家不要的地毯;走著走著,某一休憩處個中置著的是某家不要的坐椅;甚或有陋篷下吊掛的時鐘。我從興隆路這頭某處山口 入,向世新大學那頭某處山口出,經由某宮廟附近,小小的亭台斜徑邊,竟還發現有打麻將的違建寮房;綠蔭風濤,這個天惠的城市丘山可以變成任何一個人慾望中 的露天客廳吧!人類總有許多毫不察覺的過度,攤販已屬正常。有一天如果發現林中盤踞著殘餘利用的躺椅,有人大剌剌的在其中橫陳,正看著電視,螢幕上播的是 這個城市的口水、八卦、泡沫,也不必驚奇,這個凡事瓦解的年代,就當自己異質,莫名岔進了後現代的時空,這個城市小丘,也許不覺察的是自己,所穿過的或恐 正是他人的私密浴室呢!
爾後我決定賣掉房子,甩掉硬殼重回空空大氣裡去。城市、山林都在減縮,賣了寓所又算得什麼,當然我享受自由,享受移 居的新鮮,我也得接受遷徙的動盪,一體總有不止二面,認知了現象的公平,便好心平氣和。但是,難的是我還嗅得出自己是一匹未被完全馴化的獸,仍有對野地的 饑渴。這以後我三不五時與人城鄉四處遊走,想找一個安寧處所,山不必高,水不必深,陋室茅蓬野趣清幽便好。我看過北部的牡丹、闊瀨,乃至東向的宜蘭、花 蓮……。太過空曠,兩三分地的對我而言是個恥辱,因為太大;太過密集,住者又幾近同質,進出有人管制,有著群落性的封閉的,對我而言是一種標韱,因為孤 癖。我看過帶著素樸小院的簡單平房,但是四圍一望無際的全是上將梨園。啊!好一個環繞的農藥小城廓。現今談「自然的平衡」,人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粗略的認 知,但是少有人願意根據這個原則去栽植生養相息的土地;可惜了這麼一個門窗隨意開啟,野鳥可以要來就來,要去就去,在窗台任意啄食的好地方。(上)
適度的野放
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想意願的居住空間,我們可以同時享有都市的便捷、鄉村的恬靜與野地的豐富、自由嗎?人類不必也無須放棄栽植的慾望,但是可以適度的留下 某些空間還給大地吧!大自然靠物種的多樣與棲地的複雜度調節消長,如果土地是萬物所共有,我們便無法僅依自己的所需與所愛偏執行事。我喜歡物種豐富,野地 層次複雜、開放、多樣的景觀,在目前生態系統日益崩解的年代,面對自然,所謂「培養承載量」,也不過是人為公式運算的平衡,即使號稱人道,也是以人類可容 忍的範圍為限,在這種情形下我們還有多少健康的土地?
鄉野也在改變,後來我再度踏尋城市山;在台北,富陽公園是個迷人的地方。一個水泥叢 林,大樓林立的城區,轉個身就是次生野林,春天有野鳥築巢、育雛,黃昏有鼯鼠飛行,都市之肺,城市中的飽滿小山。台北小盆地像這樣的地方好幾處,過度斲傷 的結果,都被毀之殆盡了,碩果僅存的一、二,拜早年政治因素之賜,意外在城市中留下了這樣一片野林。富陽公園是當年的彈藥庫,還留有彈庫遺痕,社會發展時 而有著無奈的斷離與扭曲,有時歪打也造成意外的正著。這一塊漏網之魚,在城市中蓊鬱蒼蒼,算不算意外之福,那還得看大家如何看待這一塊璀璨之地了。對鄰近 的市民而言,多數人還是認為闢成停車場的意願要高過綠色環境吧!殊不知將之與大安森林公園相比,大安森林公園太過匠氣,那樣一個好地方,都市裡難得的空 間,被禁錮在過度的人工裡,我主張適度的野放。在都市裡富陽和大安同以公園稱之,真是太委屈了。
繞來繞去,該如何覓一處萬物蓬發的居所,晴 時坐在階前看野猴奔跑,雨時窗外有雨燕啁啾飛鳴,我只需個中小小一處安居的瓦舍,蔓草叢生,那即是我野地中的篷勃寓所。否則,樓與樓間樹要多一點,人工園 藝少一點,稍稍忍受野草趨近最大亂度之後,大自然自會重新整合。對昆蟲、鳥獸而言,一片雜生的荒草地遠勝過畫一的韓國草坪。若是抱怨蚊蟲太多,那是因為我 們少了蝙蝠。在居住的城市日益減縮的空間裡,一說到如何儘可能的創造再生林地,我們總是懼怕蛇類,但是罪惡未除,掠奪的人心從來就不曾消失,我們好像從來 不曾怕過自己。
安居的故鄉
在日本京都琵琶湖附近,有以里山這個觀念營造的居住空間,希翼自然環境,一個理想性的社區不只是功 能性的追逐,還有健康的生態,以及會與大地一起呼吸的心與意願。只有大樹和草地尚不足以成為完整、成熟多層次的空間,永續還包括了自然環境的教育與認知, 里山深刻的有安居的故鄉之意,共識則不是一天得來。從大環境到小空間,綠色里山有其神聖的意義,以這個觀念看我們居住的家園,人與人、人與土地的相互尊重 是基礎,經營里山人心必須要先學會捨,否則這個純淨的健康空間遙遠到幾乎已屬古典認知。
人類的世界太密集,文明又過度巧智的結果,面對環 境,不像動物自有天擇平衡。反其道而行,巧智愈顯,我愈因此崇尚野林,給我一片土地,我必將大片野放,里山畢竟不是一天完成。這個願望留在心中,里山亦為 我增添新的思維,堪破色身、色境,有也很好,無也很好,隨緣度曰我沒有更大的意圖,可我有更深的天真,佛陀教下,野林殿堂是我心中靜靜燃著的一支香,適合 我的蓬勃寓所,在不可得的時候,放下即是。(下)
中國時報 E7/生活新聞 2007/02/28
《我們的里山3之3》心內有山微微 我的確嚮往那種居住畔山的鄰里,所能有著與山丘彬彬共處的生命機運。
【阮慶岳】
有次碰巧與劉克襄同車由台中回台北,走的是山巒綿密也青麗的二高。車過到大約苗栗附近,克襄兄忽然指著窗外的山,說這些山他大半都爬過,也知它們的名。我隨意指問一座並不真像山的山,果然立刻能答出來,並說他走山並不走山脊,他走入到山裡的細微處所。
隨後他又提到「里山」這個事,說明某種里居當畔山的傳統,也就是一村各有一山,里與山間維持著某種相依也相敬,類同形上關係的居住觀念。我回來後,不斷持續想著這件事,竟至於有些嚮往的心情了。
宋朝文人與山嶽
日前去故宮看宋代的書畫展,立著瞻看范寬繪於一千年前的「谿山行旅圖」,一山巍巍然佔去全幅三分之二的面積,幽然自在也悲憫的睨看依偎在山腳的溪流草木,以及一行匆匆趕路的旅人,天地顯得極其寬大也悠悠,人間一切似乎頓時可以開鬆輕淡起來。
也幾乎感覺得到隱者范寬,對生命必然滄桑短暫的某種哀愁了!
宋朝文人與山嶽間,所建立起來那種神秘幽微、近乎共為一體的關係,的確將中國文人畫推至最高的境界。山的堅定與永恆個性,年年又能再新綠的活潑生機,肅 穆沉靜同時盎然無盡的特質,清晰在畫中顯現。文人與山嶽同時又互為主體與客體,人山可以自在易位,不分尊卑上下;又宇宙寬大無際,短暫蜉蝣生命因為主觀的 可入可出,便也不足牽絆與憂傷了。
宋朝的人究竟如何過生活,我並不真的清楚,但看到宋朝文人例如范寬,能夠與自然宇宙建立那麼浩然的對話關 係,畢竟還是教我極為神往。就也相信那個時代的人文性,必然已經達到極高的一種和諧狀態,因而不管當時物質貧富究竟如何,生命必可以因這人文性而能夠有安 身處。這樣人文浩浩時代裡素樸寬厚的氣質,甚至會讓我動起「寧為宋時民」的愴然空想來呢!
唉呀呀,那樣宋時的山,如今要何處尋啊!
小泉八雲的迷戀
讀小泉八雲的散文,瞥見類同的心情。小泉是十九世紀末到日本的英國人,一八九○年他初抵日本不久,寫信給在故鄉的友人,說著:
「我覺得難以言傳地受到日本的吸引。……我喜愛的是整個日本人民,這個國家裡質樸貧窮的大多數人。這種感情是神聖的。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接近於他們所具 有的樸實無華的魅力,也沒有人寫過什麼書來反映它。我愛他們的神,他們的風俗,他們的衣著,他們的房屋,他們的迷信,他們的過失。」
小泉甚至在同封信裡,對友人說出他夢幻般的期待:「我但願能在某個日本嬰兒的肉體中再生,那麼對世界的美,就可以像一個日本人的腦子那樣去感覺了。」
我只是想找回宋時的山,小泉八雲比我還瘋狂,他竟然還打算要重新投胎作日本人呢!
相對於西方文明的平衡關係,主要架構在人神關係的穩定性上,我覺得東方文明的平衡點,則是在於人與自然宇宙的一體和諧性。明朝的計成寫的「園冶」,可能 是世界最早的造園典籍,書裡侃侃從王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的人文意境,談到如何相地選石等等細微的事情,將園林藝術的層次與重要性認真建立起來, 也建構了那之後,在明清民間蔚為風潮的園林美學基礎。
在「城市地」篇章裡,計成甚至鼓勵人們應當在鬧市築幽。他說「鄰雖近俗,門掩無譁」, 就是說雖然住在俗市繁華處,依舊可以也應該要去創造出寧靜悠遠的園林環境。他並且強調造園的原則是「三分匠、七分主人」,也就是說園林的風格,必須反映出 居住者的內在心靈性,而非僅依賴巧工匠意的華麗性;讓我們見到宋文人山水意念裡的個體性與宇宙性,如何在明清的時候,可以轉入真實民間的生活中,以及中國 文人的生命觀,如何能藉由微型自然的方式,為普普眾生搭起了化渡自我生命的橋樑。
小泉八雲也愛極了傳自中國的日本庭院,他寫說:「因此它是 一幅畫,也是一首詩,或許與其說是一幅畫,不如說是一首詩。作為大自然的景色,它多方面地以愉快、莊嚴、可怖、甜美、力量、寧靜等等的感受影響我們。這樣 一來,園林反映出來的不僅是美的印象,而且是靈魂中的情致。了不起的是前輩庭院藝術家,那些首先把這種藝術介紹到日本來,然後把它發展成一種古老科學的佛 教僧侶。他們認為在庭園設計中表現倫理教訓與抽象概念是可能的,例如忠貞、虔誠、知足、淡泊、幸福等。因此庭園是根據主人的性格設計的,不論他是詩人、武 士、哲學家或僧侶。」
生活的山水
庭院本是用來與人類的個體靈魂作對話的。但這樣觀念事實上可大可小,譬如我有一個年輕的朋友 小吳,日日從宜蘭搭火車入台北,在街頭以他自製的小木推車,走賣著小型的盆栽,他說買的人大半是上班族,他們會在乾澀的工作環境裡,擺置一盆小花木,日日 小心照料,成為自己心靈的寄託處。有時我會在敦南誠品附近遇到他,看著小吳針對買者的需求,為他們的盆子貼上一小句專屬的詩句,小吳並會定時回去探看買主 們花木的健康情形。
所以辦公桌自然可以就是山林風景,陽台窗口何嘗不可,巷口轉角餘留的畸零地也是,空閒未建的荒地、家附近的小公園,通通 可以是自我靈魂的寄情處,而那片在遠處浮現的青山,更是老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計成認為園林必須可以「得閒即詣,隨性攜遊」,也就是在咫尺間,你可以隨興 立即到達,並神遊自在,完全不須非要憑藉心神體力的刻意艱困跋涉。
這種境界應該就是宋人畫的想法吧!
我自己現在住的地方,輕易就可以看見山。屋子一側有在極遠處的連綿山巒,另一側則隔巷就有座小山,並且晨昏眾鳥啾啾。我小小的公寓裡,也逐漸長起來許多綠色的植物,有點雜亂有點繽紛。
一個借住過我公寓的北歐建築師,後來寫信給我說:「夏天借住你家時,可以清楚感覺到你很愛那裡,你其實也是你家植物中的一棵。可以這樣在身邊就見到各樣 微型的自然環境,與你深愛著這現象的態度,讓我有些感動。你像是魚缸裡的魚,你的植物與物件們則圍繞魚缸的望著你。」
古雅離奇的魅力
讓人見出自己有著迷戀什麼的態度,似乎有些難為情。還好我發覺小雲八泉也一樣迷戀著他的屋子,並且還大方的自我承認:
「我已經變得有一點過於喜歡我的住宅了。每天在完成大學講課任務回家後,脫下我的教書服,換上無限舒服得多的和服,屈腿坐在樹影婆娑的遊廊上,享受著素 樸的樂趣。……除開鳥鳴聲、刺耳的蟬叫,或在那長時的間隔後,噗通的青蛙跳水聲外,就沒有別的聲音了。不,這些牆垣還遠不只把我隔在世塵之外,在它們…… 裡面安居著寧靜和平的大自然和中世紀的夢境。在它的氣氛裡存在著一種古雅離奇的魅力,你淡淡地覺得周圍有著某種無形而又可愛的東西……。」
我想我懂得小泉八雲的意思,相信他也會明白我的。而他所說的古雅離奇的魅力,必然也真實的存在著,只是現在能感覺得到這樣無形美感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了呢!
回到早先提的「里山」,我的確嚮往那種居住畔山的鄰里,所能有著與山丘彬彬共處的生命機運。那樣地方裡,住著的人必會對山尊敬,也懂得如何與自然一起俯仰呼吸;而那樣的村子,也一定對人對物都謙遜有禮,不自私也不霸道。
至於那樣地方裡人的人生,或就是范寬在谿山圖中,所意圖描繪的行旅狀態吧!有一點悲涼、一點寂寞,然而也有許多的寬容與浩大。
《我們的里山 3之1》遙望風水林
【劉克襄/文】
慢食、樂活、有機耕作……,講求自然純樸的生活方式、生命情境,晚近似乎成為許多人摒棄忙碌的都會作息,走進鄉野部落的憑藉理念及路徑,也是不少地方鄉 鎮致力於社區改造的目標。這等尋找新桃花源的風氣,不斷地被探索、實踐,背後隱含著什麼樣的時代意義?又有無成功的可能?本刊特別推出「我們的『里山』」 專輯,述說此一自然美學的價值。今天首推劉克襄報導日本里山意識的蔚成風氣,以及中國嶺南風水林生態的深度意涵。明天還有作家凌拂,近年來尋覓新家園的經 驗,以及後天阮慶岳從建築的人文思維,熱情回應里山理念的感觸。──編者
前年,日本有一部自然生態記錄片播放,探討當地傳統里山的意義,還有這種自然環境帶來的生活價值,結果引發了日本社會各界的深思。
去年仲夏時,這部記錄片轉移到台灣的公共電視放映,同樣地,激發了不少關心自然的人士共鳴。究其因,或許複雜,但從長年生態保育運動的角度回顧,大抵看 得出,這幾十年來,台灣自然環境的破壞始終未見改善,政府又漠視環保政策。關心者在抗爭無力之餘,不免唏噓,無奈地,退而尋求個人生活質地的改造。樂活、 慢食、有機田園等尋求淨土和淨身的意念,近幾年蓬勃興起,皆可歸納於此一社會背景。
日本里山生活環境的被發掘,且透過它長遠存在的價值,對不少台灣喜愛自然的人,便有他山之石的攻錯可能。但何謂里山,記錄片畫面所能呈現的內涵,不免囿於影像的浮光掠影。此一理念的深層思維,恐怕還得透過精準文字的反覆論述,以及具體實踐,方能更清楚的釐清。
亦生活亦自然
里山之意,或者接近了,過去中國傳統知識份子追求的,南山的悠然望見。惟南山的意境,難免有想像和心志的寄託。里山卻非天馬行空勾勒的夢土,而是一具體存在的地理環境。
里山,羅馬拼音為satoyama。sato乃里,泛指人類居住的地方。再加上yama的山意,里山便有一個極為明確的土地定義。那是不止明確存有,接近人類居住環境的地帶,更是廣泛普遍存在於早年,某一農村旁邊的山林。
再實際演繹,此一里山乃提供里民薪材、蔬果的小山或丘陵。這個環境和村落居民的經濟生活關係密切。它是一處被人類使用了好幾世紀,始終維持人類與野生動物共同生活,保持某一局部自然環境穩定、和諧的地方。
更淺白細述吧!里山指的便是人們耕種水田周遭的山野環境,或自那兒引用水源,築水圳灌溉稻田,或就地取材,在山林搭蓋工寮、興建一炭窯,或偶而進去撿拾薪材,採摘藥草和野菜等等。人類的出現,細小而溫和,不會造成太大的非自然變動。
那兒是鄉野的薪材林。人類和它保持一個密切的輕微互動,盡量不干擾,破壞它。這地方甚至擁有一古老的神性。類似福德正神的稻荷神社,看護著產業,也守望 著森林。此等小廟隱隱暗示了,生命間的相互尊重,遵循共生的完美平衡,而不是提供人類無止境的剝削、掠奪。我們看日本導演宮崎駿的動畫片「龍貓」,其背景 大抵也是一個里山的環境。
里山並不是由參天大樹組成的原始森林,座落於國家公園。而是通過人為管理、自我約束,小心保留下來的雜木林,同時包括了周圍的水田和旱田等景觀要素組合而成。
這一美好生活的風景,泛指著山林本身,以及環繞周遭的田野、農家和水田等環境。它更隱含著,在平素生活過程中,人們離不開林子,林子也透過農家的緩衝,和鄉鎮保持允當距離。此一傳統的半自然文化環境,若被使用時,並未根本改變原先的結構,而是繼續保持半自然狀態。
里山生活概念的再被重視,甚且包含了,定義的逐漸擴充。不斷透過人文思潮的辯論,形成一種自然美學的論述。進而建構了,更大情境的社會生活價值。
在台灣山區漫遊時,我始終想尋找類似里山內涵的鄉野環境。無奈乎,台灣的生活視野尚不及此,對自然環境的需求又有落差,並不容易找到允當的對照。更質言之,台灣農耕的歷史不過二三百年,鄉野的人文內容,縱有自然倫理的雛型,還是難以形成豐厚綿密的生活論述。
香港的鄉野旅行
暮秋時,在香港的鄉野旅行,我卻意外撞見風水林生態的殘存。透過歷史悠遠的農村傳統生活,人們在這塊蒼老的大地,或許已養成深厚的自然生活內涵,足以做為另一種南方生態美學,呼應日本里山的傳統情境。
風水林的存在,大抵和早年村落的居住有著密切的關係。當地人以為,一塊擁有絕佳風水的森林,必須保護,不得恣意拓墾。若是隨便開發,壞了風水,村子會遭 到噩運。這悲劇包括了既有環境的破壞,進而牽涉到村人生活文化的不幸改變。保存一個風水林的完整,不止是讓近鄰的森林可以永續存活。反之,完整的森林也在 保護村人的永續居住。
這種傳統風水林意識,或許帶著神祕的自然主義經驗,彷彿非現今自然科學可以理解。但晚近從當代生態學的角度評量,其實是個相當具有生態覺醒意識的成熟環境。
比如,風水林是一座林牆,能夠緩和颱風的吹襲。若發生山泥傾瀉,也能阻擋土石流的沖擊。茂密的闊葉樹林又具有隔火功能,減緩山火的蔓延。森林更能涵養地下水,進而提供生生不息的飲用和灌溉水源。
風水林又像一座大型溫度調節機,具有改變微區域氣候的效用。酷暑之日,遮擋猛烈的陽光,降低村落的溫度。冬季時,阻隔了乾寒的北風侵襲,改善居住環境。
當然,風水林也是村民生活利用的重要資源,在林地外圍,不難發現一些具有產業價值的樹木,諸如龍眼、黃皮、香蕉、蒲桃、番石榴等果樹,這些都是村民適量種植的。除了果樹和薪材,森林還提供各種豐富的藥草,幾乎村里的老人都識得,摘採為平常飲用和養身的食材。
香港有哪些代表性的風水林呢?隨手想到的便有新界山巒的荔枝窩、上禾坑;西貢郊野的荔枝莊、黃竹洋;馬鞍山一帶的梅子林、茅坪新屋。更靠近鬧區,諸如大埔的鳳園、城門,以及林村的大庵、社山村等也是好例子。
地狹人稠的香港,仍有如此美好福地,真教人開懷。其實,從嶺南以降,就是風水林的大本營,只可惜我尚無緣走訪,就不知晚近一世紀以來,丘陵之風水林是否如香港的完整。
美麗的想像
若從自然保育的觀點,恐怕更為精彩。風水林是原生低海拔闊葉樹林的殘餘部分,有些面積或許不大,但仍有助於保留鄉野地貌,同時提供物種棲息。特別是因鄉 野受到大面積破壞,日漸罕見的低地樹種。在風水林中保存下來的物種,無疑地,成為附近的基因庫,提供自然演替及更生的來源。
再從科學研究角度而言,生物多樣性興起的年代,人類和自然環境如何平和共處,物種豐富的風水林正是重要的例證。完整的風水林蘊藏了無可估量的價值,無疑是鄉野最好的植物博物館,自然公園。
風水林的維護,絕非早年既有的自然環境意識,更大的關鍵在漢人的傳統信仰,以及遵循自然法則的信念。這種山水地理,遂意外地成為重要的微區域保護森林的案例。它的生態內涵媲美里山,甚而擁有更大的現代性,以及實踐可能。
你不免會好奇,里山風水林,台灣似乎不曾成熟地存在過,又如何期待呢?這個答案,轉個彎,或許更能準確地回答。
茲舉一個特殊的實例。眾所皆知,澎湖地勢低平,海風強大,幾無森林。最高的樹超不出二樓,當地人卻嚐試在馬公市北邊造林,期待一座里山、風水林的誕生。
十幾年來,那兒逐漸蔚出一片幼林地。或許樹種不多,濃郁度尚青,放諸台灣恐不及一片次生林的茂密,但這樣艱苦維護的林子,已然形成微氣候的環境。夏天時 總比市區涼爽,低個一二度。以前下方的水庫缺水,需要台灣運補支援,現在水庫常保持盈滿。顯見這樣一座小森林才長這麼大,短短的時間就展現它的功能。若放 長遠想像,百年後,這座森林會是何等生命呢?
澎湖最高的位置,四十八公尺的拱北山。我站在那裡,充滿了美麗的想像。一個從未有過森林的荒島,如今可以無中生有,蓋出一座里山或風水林的雛樣。遙望台灣,對那些城市旁的山山水水,我更浮昇快樂的夢想。
中國時報 E7/人間副刊 2007/02/27
《我們的里山 3之2》野地中的蓬勃寓所
【凌拂】
雨裡回家,一進巷子,巷裡兩家餐堂,大紅燈籠挑得火熾,夜正方興未艾。雨水刷刷撲落的地面,也閃著紅光,想必我的臉上也輝映著奇異的燈火。要嘛太早、要 嘛太晚,八點三十分,我竟彷彿從不曾在這個時間走過我居住的巷子,尤其又是夜雨的冬天。往常進出竟從沒發現燈火照得如此奇異,辦喜事似的,巷裡大紅燈籠高 高張起,但是襯著溼雨的暗夜,泛紅閃動的火光,艷魅裡又多麼像幽冥路上轉照的一盞鬼火,以至於我初次發現,都會裡的暗夜,這條巷子,某些時候繁囂它也與鬼 魅同在。
之前,我住和平東路,大安森林公園邊的第一進巷裡,越夜越聽得城市裡呼嘯來去的車聲,不必出門,瘋狂飛影便彷彿時刻都在眼前。書田 醫院就在近邊,救護車的哀嘶椎心一般,它揪著人由遠而近,由近而遠,幾乎夜夜速寫著人世的無常。而另一方是教會,每逢放假則必有主日活動,慶典似的,安息 日的早上我常在鑼鼓喧囂,激烈、高分貝的節奏與嘶吼中醒來。上帝說什麼俗事也不做的日子,我躺在床上感受全身每一個細胞的震盪,隨著空氣而來的聲波,我確 定我每一個活著的細胞從來沒有如此一致的奮力過。
表現如此亢奮的地方,表現喜樂也表現安寂。我有時走過,教會裡紅花結綵,滿是殷紅的玫瑰, 它禮拜為結婚的新人;有時素面花環,白冷至極,同一個地方,它禮拜為安息的主內弟兄姊妹。至心俯首走過,我沒有喜也沒有悲,但是引我讚嘆,人生現場必得透 達而得究竟,這是我的學習。車水馬龍,來來去去從不間斷的人潮,從醫院到教會,小小的一個區塊,其間還飄盪著咖啡香,那是混著甜點的怡客以及散著濃濃焦糖 氣息的星巴克,小玻璃櫃裡蛋糕、巧克力、水果沙拉,都市裡的富麗養得人眼醉心迷。此外靈糧書房、小狗醫院,從生到死,大喜、大悲、小小的愉悅、哀傷與平 淡,過日子,一個轉角方圓之地什麼都有了。
都市行旅,離開再離開
別小看這個宇宙萬象虛空的一角,一回我去澎湖,坐著飛機從空中看它,倚著大安森林公園邊緣,竟是個再清楚不過的坐標。凌空俯瞰,那個可歌可泣的芝麻小區,聖靈取得有方,皮囊修護有方,載歌載舞,悲欣交集,從空中也可以清晰辨識,離開山林以後,那是我日日出沒的地方。
一再的離開再離開,這是我的都市行旅。
做了都市遊牧族,而且越行越近塵囂市心,是我始所未料,當然我享受它一切的便捷,面對市聲繁囂,也必得在已然接受中,方能從容解讀它的另樣風致。在都市 裡遊牧而居,一樣深居簡出,至不濟時了不起就是拔營,隨緣隨性,何嘗不是一種滋養。生命宿世累劫以來,定得住那一處呢?我只可惜自己不夠做雲水僧的資格, 否則樹下一宵,且一不二宿,連隔夜的溫熱也不貪著,那將斷掉多少塵沙無明,而我至今還會期待自己能安住一個理想的寓所。從海邊、鄉村、深山到都市,多年來 移居、移居,拋離、拋離,進入城市之後,慢慢接受和理解這個周匝,學著隨遇而安,面對空間無非是習慣了。少了豐沃富庶自由蓬發的野林,在城市中潛隱,我還 有的密藏,就是無論遊牧到那裡,埋鍋造飯,我都能先密密的把自己掩在綠林之中。於是,街道是大河兩岸,依循心中渴望的方式生活,又得兼顧現實,這個時空, 過日子必得發揮一些想像。我的陽台上即使再窄小,我也能把它種得像個熱帶雨林,各種綠色植物,間隙爬滿蔓籐,那是我的藩籬,讓綠色妖魔的鬼髮杜絕無景的外 圍。
行旅至今,所求漸縮,我的都市空間越來越斑斕在心中,這得從我更早先的寓居說起。
那時我住市廛南區,好生經營一個庭園水 意、花木扶疏的地方,一方園圃有天有地,卻因人禍只得捨離,住得一點也不開心。有道是千金購屋,相鄰上下可難修得。那時節我抬起頭來,頂上就是枷鎖。樓上 一戶人家丁口興旺,內孫外孫一群孩子大大小小全寄阿媽家,戰神似的都帶了武器,成天撞得樓板乒呯作響。在上的都叫天堂嗎?受到重力牽制的扣鎖,濁者下沉, 我成了獻祭。孩子都是鐵甲超人,找不到破解魔咒的方法,我只得折翼。步出斗室我疲倦極了。簷上一群麻雀排排站,這些都市生物安然的眼神還勝過我。居所適意 不僅只是大環境,可還要有小空間,誰知我如何惹得這些雜瑣,有端無端的業啊!
走踏仙跡岩
這以後我總游離戶外,仙跡岩雖是都市 小丘,稱不得山系,好歹也是次生野林;鄰里範圍沒魚蝦也好,伸入城中的綠指頭,算是饒可療飢吧。踏走居家的小林,就在近邊,何嘗不是一種幸福。這樣的小丘 台北小盆地四圍到處都是,對城市而言算是天惠,就算某些不習慣山林,對野地充滿恐懼的人來說,其中有步道,有路標,有亭台,走起來是夠安全了。
然而,走一趟它反映出這個城市對大地的無明。
走著走著,某一處步道上覆蓋的是某家不要的地毯;走著走著,某一休憩處個中置著的是某家不要的坐椅;甚或有陋篷下吊掛的時鐘。我從興隆路這頭某處山口 入,向世新大學那頭某處山口出,經由某宮廟附近,小小的亭台斜徑邊,竟還發現有打麻將的違建寮房;綠蔭風濤,這個天惠的城市丘山可以變成任何一個人慾望中 的露天客廳吧!人類總有許多毫不察覺的過度,攤販已屬正常。有一天如果發現林中盤踞著殘餘利用的躺椅,有人大剌剌的在其中橫陳,正看著電視,螢幕上播的是 這個城市的口水、八卦、泡沫,也不必驚奇,這個凡事瓦解的年代,就當自己異質,莫名岔進了後現代的時空,這個城市小丘,也許不覺察的是自己,所穿過的或恐 正是他人的私密浴室呢!
爾後我決定賣掉房子,甩掉硬殼重回空空大氣裡去。城市、山林都在減縮,賣了寓所又算得什麼,當然我享受自由,享受移 居的新鮮,我也得接受遷徙的動盪,一體總有不止二面,認知了現象的公平,便好心平氣和。但是,難的是我還嗅得出自己是一匹未被完全馴化的獸,仍有對野地的 饑渴。這以後我三不五時與人城鄉四處遊走,想找一個安寧處所,山不必高,水不必深,陋室茅蓬野趣清幽便好。我看過北部的牡丹、闊瀨,乃至東向的宜蘭、花 蓮……。太過空曠,兩三分地的對我而言是個恥辱,因為太大;太過密集,住者又幾近同質,進出有人管制,有著群落性的封閉的,對我而言是一種標韱,因為孤 癖。我看過帶著素樸小院的簡單平房,但是四圍一望無際的全是上將梨園。啊!好一個環繞的農藥小城廓。現今談「自然的平衡」,人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粗略的認 知,但是少有人願意根據這個原則去栽植生養相息的土地;可惜了這麼一個門窗隨意開啟,野鳥可以要來就來,要去就去,在窗台任意啄食的好地方。(上)
適度的野放
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想意願的居住空間,我們可以同時享有都市的便捷、鄉村的恬靜與野地的豐富、自由嗎?人類不必也無須放棄栽植的慾望,但是可以適度的留下 某些空間還給大地吧!大自然靠物種的多樣與棲地的複雜度調節消長,如果土地是萬物所共有,我們便無法僅依自己的所需與所愛偏執行事。我喜歡物種豐富,野地 層次複雜、開放、多樣的景觀,在目前生態系統日益崩解的年代,面對自然,所謂「培養承載量」,也不過是人為公式運算的平衡,即使號稱人道,也是以人類可容 忍的範圍為限,在這種情形下我們還有多少健康的土地?
鄉野也在改變,後來我再度踏尋城市山;在台北,富陽公園是個迷人的地方。一個水泥叢 林,大樓林立的城區,轉個身就是次生野林,春天有野鳥築巢、育雛,黃昏有鼯鼠飛行,都市之肺,城市中的飽滿小山。台北小盆地像這樣的地方好幾處,過度斲傷 的結果,都被毀之殆盡了,碩果僅存的一、二,拜早年政治因素之賜,意外在城市中留下了這樣一片野林。富陽公園是當年的彈藥庫,還留有彈庫遺痕,社會發展時 而有著無奈的斷離與扭曲,有時歪打也造成意外的正著。這一塊漏網之魚,在城市中蓊鬱蒼蒼,算不算意外之福,那還得看大家如何看待這一塊璀璨之地了。對鄰近 的市民而言,多數人還是認為闢成停車場的意願要高過綠色環境吧!殊不知將之與大安森林公園相比,大安森林公園太過匠氣,那樣一個好地方,都市裡難得的空 間,被禁錮在過度的人工裡,我主張適度的野放。在都市裡富陽和大安同以公園稱之,真是太委屈了。
繞來繞去,該如何覓一處萬物蓬發的居所,晴 時坐在階前看野猴奔跑,雨時窗外有雨燕啁啾飛鳴,我只需個中小小一處安居的瓦舍,蔓草叢生,那即是我野地中的篷勃寓所。否則,樓與樓間樹要多一點,人工園 藝少一點,稍稍忍受野草趨近最大亂度之後,大自然自會重新整合。對昆蟲、鳥獸而言,一片雜生的荒草地遠勝過畫一的韓國草坪。若是抱怨蚊蟲太多,那是因為我 們少了蝙蝠。在居住的城市日益減縮的空間裡,一說到如何儘可能的創造再生林地,我們總是懼怕蛇類,但是罪惡未除,掠奪的人心從來就不曾消失,我們好像從來 不曾怕過自己。
安居的故鄉
在日本京都琵琶湖附近,有以里山這個觀念營造的居住空間,希翼自然環境,一個理想性的社區不只是功 能性的追逐,還有健康的生態,以及會與大地一起呼吸的心與意願。只有大樹和草地尚不足以成為完整、成熟多層次的空間,永續還包括了自然環境的教育與認知, 里山深刻的有安居的故鄉之意,共識則不是一天得來。從大環境到小空間,綠色里山有其神聖的意義,以這個觀念看我們居住的家園,人與人、人與土地的相互尊重 是基礎,經營里山人心必須要先學會捨,否則這個純淨的健康空間遙遠到幾乎已屬古典認知。
人類的世界太密集,文明又過度巧智的結果,面對環 境,不像動物自有天擇平衡。反其道而行,巧智愈顯,我愈因此崇尚野林,給我一片土地,我必將大片野放,里山畢竟不是一天完成。這個願望留在心中,里山亦為 我增添新的思維,堪破色身、色境,有也很好,無也很好,隨緣度曰我沒有更大的意圖,可我有更深的天真,佛陀教下,野林殿堂是我心中靜靜燃著的一支香,適合 我的蓬勃寓所,在不可得的時候,放下即是。(下)
中國時報 E7/生活新聞 2007/02/28
《我們的里山3之3》心內有山微微 我的確嚮往那種居住畔山的鄰里,所能有著與山丘彬彬共處的生命機運。
【阮慶岳】
有次碰巧與劉克襄同車由台中回台北,走的是山巒綿密也青麗的二高。車過到大約苗栗附近,克襄兄忽然指著窗外的山,說這些山他大半都爬過,也知它們的名。我隨意指問一座並不真像山的山,果然立刻能答出來,並說他走山並不走山脊,他走入到山裡的細微處所。
隨後他又提到「里山」這個事,說明某種里居當畔山的傳統,也就是一村各有一山,里與山間維持著某種相依也相敬,類同形上關係的居住觀念。我回來後,不斷持續想著這件事,竟至於有些嚮往的心情了。
宋朝文人與山嶽
日前去故宮看宋代的書畫展,立著瞻看范寬繪於一千年前的「谿山行旅圖」,一山巍巍然佔去全幅三分之二的面積,幽然自在也悲憫的睨看依偎在山腳的溪流草木,以及一行匆匆趕路的旅人,天地顯得極其寬大也悠悠,人間一切似乎頓時可以開鬆輕淡起來。
也幾乎感覺得到隱者范寬,對生命必然滄桑短暫的某種哀愁了!
宋朝文人與山嶽間,所建立起來那種神秘幽微、近乎共為一體的關係,的確將中國文人畫推至最高的境界。山的堅定與永恆個性,年年又能再新綠的活潑生機,肅 穆沉靜同時盎然無盡的特質,清晰在畫中顯現。文人與山嶽同時又互為主體與客體,人山可以自在易位,不分尊卑上下;又宇宙寬大無際,短暫蜉蝣生命因為主觀的 可入可出,便也不足牽絆與憂傷了。
宋朝的人究竟如何過生活,我並不真的清楚,但看到宋朝文人例如范寬,能夠與自然宇宙建立那麼浩然的對話關 係,畢竟還是教我極為神往。就也相信那個時代的人文性,必然已經達到極高的一種和諧狀態,因而不管當時物質貧富究竟如何,生命必可以因這人文性而能夠有安 身處。這樣人文浩浩時代裡素樸寬厚的氣質,甚至會讓我動起「寧為宋時民」的愴然空想來呢!
唉呀呀,那樣宋時的山,如今要何處尋啊!
小泉八雲的迷戀
讀小泉八雲的散文,瞥見類同的心情。小泉是十九世紀末到日本的英國人,一八九○年他初抵日本不久,寫信給在故鄉的友人,說著:
「我覺得難以言傳地受到日本的吸引。……我喜愛的是整個日本人民,這個國家裡質樸貧窮的大多數人。這種感情是神聖的。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接近於他們所具 有的樸實無華的魅力,也沒有人寫過什麼書來反映它。我愛他們的神,他們的風俗,他們的衣著,他們的房屋,他們的迷信,他們的過失。」
小泉甚至在同封信裡,對友人說出他夢幻般的期待:「我但願能在某個日本嬰兒的肉體中再生,那麼對世界的美,就可以像一個日本人的腦子那樣去感覺了。」
我只是想找回宋時的山,小泉八雲比我還瘋狂,他竟然還打算要重新投胎作日本人呢!
相對於西方文明的平衡關係,主要架構在人神關係的穩定性上,我覺得東方文明的平衡點,則是在於人與自然宇宙的一體和諧性。明朝的計成寫的「園冶」,可能 是世界最早的造園典籍,書裡侃侃從王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的人文意境,談到如何相地選石等等細微的事情,將園林藝術的層次與重要性認真建立起來, 也建構了那之後,在明清民間蔚為風潮的園林美學基礎。
在「城市地」篇章裡,計成甚至鼓勵人們應當在鬧市築幽。他說「鄰雖近俗,門掩無譁」, 就是說雖然住在俗市繁華處,依舊可以也應該要去創造出寧靜悠遠的園林環境。他並且強調造園的原則是「三分匠、七分主人」,也就是說園林的風格,必須反映出 居住者的內在心靈性,而非僅依賴巧工匠意的華麗性;讓我們見到宋文人山水意念裡的個體性與宇宙性,如何在明清的時候,可以轉入真實民間的生活中,以及中國 文人的生命觀,如何能藉由微型自然的方式,為普普眾生搭起了化渡自我生命的橋樑。
小泉八雲也愛極了傳自中國的日本庭院,他寫說:「因此它是 一幅畫,也是一首詩,或許與其說是一幅畫,不如說是一首詩。作為大自然的景色,它多方面地以愉快、莊嚴、可怖、甜美、力量、寧靜等等的感受影響我們。這樣 一來,園林反映出來的不僅是美的印象,而且是靈魂中的情致。了不起的是前輩庭院藝術家,那些首先把這種藝術介紹到日本來,然後把它發展成一種古老科學的佛 教僧侶。他們認為在庭園設計中表現倫理教訓與抽象概念是可能的,例如忠貞、虔誠、知足、淡泊、幸福等。因此庭園是根據主人的性格設計的,不論他是詩人、武 士、哲學家或僧侶。」
生活的山水
庭院本是用來與人類的個體靈魂作對話的。但這樣觀念事實上可大可小,譬如我有一個年輕的朋友 小吳,日日從宜蘭搭火車入台北,在街頭以他自製的小木推車,走賣著小型的盆栽,他說買的人大半是上班族,他們會在乾澀的工作環境裡,擺置一盆小花木,日日 小心照料,成為自己心靈的寄託處。有時我會在敦南誠品附近遇到他,看著小吳針對買者的需求,為他們的盆子貼上一小句專屬的詩句,小吳並會定時回去探看買主 們花木的健康情形。
所以辦公桌自然可以就是山林風景,陽台窗口何嘗不可,巷口轉角餘留的畸零地也是,空閒未建的荒地、家附近的小公園,通通 可以是自我靈魂的寄情處,而那片在遠處浮現的青山,更是老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計成認為園林必須可以「得閒即詣,隨性攜遊」,也就是在咫尺間,你可以隨興 立即到達,並神遊自在,完全不須非要憑藉心神體力的刻意艱困跋涉。
這種境界應該就是宋人畫的想法吧!
我自己現在住的地方,輕易就可以看見山。屋子一側有在極遠處的連綿山巒,另一側則隔巷就有座小山,並且晨昏眾鳥啾啾。我小小的公寓裡,也逐漸長起來許多綠色的植物,有點雜亂有點繽紛。
一個借住過我公寓的北歐建築師,後來寫信給我說:「夏天借住你家時,可以清楚感覺到你很愛那裡,你其實也是你家植物中的一棵。可以這樣在身邊就見到各樣 微型的自然環境,與你深愛著這現象的態度,讓我有些感動。你像是魚缸裡的魚,你的植物與物件們則圍繞魚缸的望著你。」
古雅離奇的魅力
讓人見出自己有著迷戀什麼的態度,似乎有些難為情。還好我發覺小雲八泉也一樣迷戀著他的屋子,並且還大方的自我承認:
「我已經變得有一點過於喜歡我的住宅了。每天在完成大學講課任務回家後,脫下我的教書服,換上無限舒服得多的和服,屈腿坐在樹影婆娑的遊廊上,享受著素 樸的樂趣。……除開鳥鳴聲、刺耳的蟬叫,或在那長時的間隔後,噗通的青蛙跳水聲外,就沒有別的聲音了。不,這些牆垣還遠不只把我隔在世塵之外,在它們…… 裡面安居著寧靜和平的大自然和中世紀的夢境。在它的氣氛裡存在著一種古雅離奇的魅力,你淡淡地覺得周圍有著某種無形而又可愛的東西……。」
我想我懂得小泉八雲的意思,相信他也會明白我的。而他所說的古雅離奇的魅力,必然也真實的存在著,只是現在能感覺得到這樣無形美感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了呢!
回到早先提的「里山」,我的確嚮往那種居住畔山的鄰里,所能有著與山丘彬彬共處的生命機運。那樣地方裡,住著的人必會對山尊敬,也懂得如何與自然一起俯仰呼吸;而那樣的村子,也一定對人對物都謙遜有禮,不自私也不霸道。
至於那樣地方裡人的人生,或就是范寬在谿山圖中,所意圖描繪的行旅狀態吧!有一點悲涼、一點寂寞,然而也有許多的寬容與浩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