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中 (20070101)
上世紀70年代末,港式粵語流行曲為全民所確認,在此之前,什麼歌曲才是香港的流行曲,是可以爭議的。
粗略而言,在50年代,粵語人聽的是粵劇粵曲;國語人包括廣義的上海人聽的是國語時代曲;洋派人士及年青人聽的是英文歌,當時叫歐西流行曲。
到60年代,受過英語訓練的嬰兒潮一代進入青春期,進口英文歌主導了香港的流行曲市場。黃志華90年「粵語流行曲四十年」一書說:「Beatles帶給香
港的『道德恐懼』及年青一代的『新感性』,衝擊之大,前所未有。可以說,整整的六十年代,基本上是由歐美的搖擺音樂和民歌統領著香港樂壇」。
港產國語歌也不算寂寞,新編的國語歌包括海派時代曲,邵氏電懋兩大及其他公司的國語片插曲,及60年代中黃梅調電影帶來的黃梅調熱潮。
到60年代末,國語歌來了一次真的短暫高潮,不過這次的原產地是台灣。姚蘇蓉69年的「今天不回家」喊遍台港,引發台式國語歌空襲香港:楊燕的「蘋果
花」、尤雅的「往事只能回味」、湯蘭花重唱的「負心的人」、李亞萍唱到躺地的「雷夢娜」。男歌星青山更圓了「大盜歌王」林沖未竟之志,成了進口的師奶殺
手。走入港人視野的還有張帝、包娜娜,謝雷、崔台青、吳靜嫻、趙曉君、楊小萍、白嘉莉、藍毓莉、余天等。無可否認,台灣國語歌確是70年代初香港的流行
曲。
當時香港出現了歌廳,專請台灣歌星來走場演出,很多是群星抱團而來,如「藝霞歌舞團」,特別吸引了年齡層較高的國語人、上海人捧場。
及後,國語歌不管是港產或進口,都再談不上大熱潮了,雖然不乏個別台灣歌手在香港唱出名堂,包括校園民歌、「橄欖樹」齊豫,「龍的傳人」侯德健、「搭錯
車」蘇芮,文化人追捧的羅大佑,以至李宗盛、齊秦、李壽全、吳大衛──但構不上潮流。歷久不衰的唯鄧麗君,曾多次獲得香港金唱片及白金唱片。
至於本應是最有地方色彩的粵語歌,卻最為零落,拋開粵劇粵曲不談,粵語流行曲的鋒頭、地位、質量和產值皆不如國語歌,更遑論英文歌,當然,其中還有階層的偏見。
據容世誠2006年「粵韻留聲──唱片工業與廣東曲藝 1903-1953」一書,跟傳統粵劇粵曲有區別的「新曲」,始創的時間可以追溯至30年代。不過現在老一輩人還有印象有感情的,是50年代後期的周聰、呂紅、林鳳,以及鬼馬歌如「飛哥跌落坑渠」。
可是粵語歌始終算不上是香港流行音樂的主力,由60年代苗金鳳的「一水隔天涯」,到陳寶珠、蕭芳芳等的粵語電影插曲「女殺手」,到坊間或南洋改編的「賭仔
自嘆」、「行快D啦」、「一心想玉人」,到70年代初譚炳文、李香琴的「璇宮豔史」,到鄭錦昌、麗莎的小調「新禪院鐘聲」、「相思淚」,你說不流行嗎,它
們也真讓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可以哼唱,不過一來數量少含金量不高,帶動不了大氣候,二來受眾社會地位低,反制不了英語國語歌。
一切到70年代中才開始有質的變化。81年9月「號外」專題,調侃的為香港歷年的社會偏見列出一份表,其中粵語流行曲一項是這樣總結的:50年代──阿嬸歌,60年代──馬姐歌(女傭歌),70年代──廠仔歌,80年代──香港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